近日,一则关于埃隆·马斯克花费44万美元“抢走”AI女友开发工程师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。传闻称某初创公司核心工程师被马斯克高薪挖角,专门从事AI情感交互产品研发,甚至被网友戏称为“AI女友计划”。这一消息迅速点燃公众对人工智能伦理与科技巨头竞争的讨论。
经多方查证,事件源头可追溯至海外匿名职场论坛爆料帖。发帖人声称某AI聊天机器人公司的首席工程师被“神秘买家”以三倍年薪挖走,交易金额达44万美元”,随后网友根据线索推测买家为马斯克旗下公司。但截至目前,特斯拉或xAI官方均未回应此事,爆料内容亦缺乏实质性证据。
值得注意的是,马斯克确实在2023年创立了xAI公司,并公开表示要开发“最大限度寻求真相的AI”。其参与的Neuralink脑机接口项目也曾透露过“人机情感交互”研究方向。这些动作与传闻中的“AI女友”概念存在一定关联性,但具体到44万美元挖角事件仍存疑。
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44万美元在硅谷工程师转会市场中属于合理范畴。顶级AI人才年薪普遍在20-50万美元区间,加上竞业限制补偿等条款,该金额并不夸张。但将此事直接关联到“AI女友”开发,更多是网友对马斯克过往争议言论的联想。
法律专家强调,若该交易属实,需关注是否存在违反竞业协议或知识产权转移问题。目前美国加州法律对技术人才流动相对宽松,但核心算法等技术资产的归属仍需明确。截至发稿前,传闻中涉及的初创公司也未作出任何声明。
这场风波折射出公众对AI技术发展的复杂心态。一方面是对科技垄断的担忧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情感AI产品的猎奇心理。或许比起追逐传闻,更值得思考的是:当人工智能无限逼近人类情感时,我们是否已做好伦理与技术上的双重准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