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科技圈爆出一则惊人消息:特斯拉与SpaceX的创始人埃隆·马斯克,竟以44万美元的高价“挖角”一名专注于AI伴侣开发的工程师。这一举动不仅引发业内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激烈讨论,更暴露了科技巨头在情感计算领域的隐秘竞争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这位被争夺的工程师此前就职于某硅谷初创公司,其团队开发的AI女友原型已通过图灵测试升级版,能模拟人类情感反馈至“近乎真实”的水平。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曾三次提高报价,最终以远超市场价的合同完成挖角,而竞争对手公司同期开出的最高薪资仅为28万美元。
业内人士分析,马斯克的异常举动与其近年布局的“脑机接口+AI”战略密切相关。2023年Neuralink获批人体实验后,如何让人工智能更自然地与人类情感系统交互成为关键突破口。该工程师的专利技术——动态情感建模算法,恰好能解决脑机设备在情感反馈层面的延迟问题。
这场人才争夺战同时掀开了AI伦理的潘多拉魔盒。斯坦福大学AI伦理研究中心发布紧急报告,指出未经约束的情感模拟技术可能导致“人类情感剥削”,特别是当技术应用于亲密关系领域时。而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:“人类需要先学会与AI相爱,才能避免被其毁灭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OpenAI、谷歌DeepMind等机构近半年也悄然增加了情感计算方向的招聘预算。某猎头公司数据显示,顶级AI情感算法工程师的薪资在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暴涨170%,印证了该领域的白热化竞争态势。这场始于天价挖角的行业震荡,或许正在重塑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