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埃隆·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再次成为科技界焦点。据内部消息透露,其盲视技术研发取得阶段性突破,或将为视觉障碍患者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。
Neuralink的盲视技术核心在于通过植入式芯片解码大脑视觉皮层信号,再以电刺激形式传递人工生成的图像信息。最新动物实验数据显示,植入设备的猴子已能识别简单图形和运动轨迹,准确率较前代提升40%。
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暗示,该技术已进入FDA快速审批通道。若获批,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将聚焦于因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患者群体。专家分析指出,这项技术可能比传统视网膜假体更具普适性,因其不依赖眼部神经结构的完整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Neuralink同步开发了新型生物兼容电极阵列,厚度仅4微米,可大幅降低植入创伤。配套的AI算法能动态调整信号参数,有效解决个体神经差异导致的适配问题。
伦理争议随之而来。部分神经科学家担忧,这种直接干预大脑的技术可能引发身份认知障碍。对此,马斯克回应称所有参与者将接受严格心理评估,并强调"恢复基本视觉功能"与"增强人类能力"存在明确界限。
市场研究机构预测,若临床试验成功,盲视技术有望在2028年前实现商业化,初期定价约20万美元。这或将颠覆全球1300万法定盲人的生活方式,同时重塑价值320亿美元的辅助医疗科技市场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