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埃隆·马斯克在公开演讲中抛出“150万亿”美元级经济体的震撼概念,引发全球科技与财经界的激烈讨论。这位特斯拉与SpaceX的CEO宣称,这一数字将是人类实现跨星球文明所需的最低经济规模。
马斯克指出,当前全球GDP约105万亿美元,要实现火星殖民、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协同发展,全球经济需增长约1500倍。他特别强调核聚变能源、脑机接口和星链网络三大技术支柱,认为这是突破地球资源天花板的关键。
经济学家对此反应两极。支持者认为马斯克揭示了指数级增长的必然性,反对者则质疑其忽视了财富分配与社会成本。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显示,要实现该目标,全球年均经济增长率需持续保持12%超200年——这远超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峰值。
值得注意的是,马斯克团队已启动“X-Corpus”秘密项目,据传正在构建覆盖能源、交通、通信的超级生态系统。虽然150万亿的蓝图看似遥远,但SpaceX火箭回收技术的商业化成功,已证明其部分颠覆性构想具备可行性。
这场关于人类文明尺度的宏大叙事,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经济增长的认知边界。无论最终能否实现,马斯克的激进愿景至少为技术演进提供了全新的参照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