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dy
近日,特斯拉与SpaceX创始人埃隆·马斯克在公开访谈中犀利指出,美国长期以“自由创新”为名,实则通过技术垄断与政策壁垒压制全球竞争。他举例星链项目遭遇的频谱分配争议,直指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为传统电信巨头护航,阻碍太空互联网的公平发展。
马斯克特别提到NASA的“阿尔忒弥斯”登月计划,揭露其承包商利益链如何导致成本飙升。他坦言:“美国航天局每年花费60亿美元外包火箭研发,而SpaceX用十分之一的预算就能完成相同任务。”这番言论撕开了美国“高效私营航天”叙事背后的财政浪费真相。
更引发震动的是他对AI监管的双标指控。马斯克披露OpenAI最初作为开源项目成立,却在获得微软投资后转向闭源,与美国军方达成秘密合作。“当中国公司发展AI就是威胁,美国企业垄断算力就是国家安全?”这一质问直接挑战了华盛顿的科技话语体系。
在新能源领域,马斯克炮轰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的补贴政策:“表面上推动电动化,实际要求电池必须北美组装,这难道不是变相贸易保护?”数据显示该法案实施后,中国动力电池对美出口骤降72%,而美国本土电池成本上涨34%。
这场持续两小时的对话中,马斯克多次强调“真正的创新不应被地缘政治绑架”。当主持人追问是否担心遭到报复时,他意味深长地回应:“幸好我的公司不依赖政府合同生存。”这场罕见爆料,正在全球科技界引发对美式创新模式的深层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