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,埃隆·马斯克(Elon Musk)创立的公司始终是资本市场的焦点。截至2023年10月,特斯拉(Tesla)作为其旗下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,市值约为8000亿美元,尽管较2021年峰值1.2万亿美元有所回落,仍稳居全球车企榜首。特斯拉的市值波动与其技术创新、产能爬坡及马斯克个人言论密切相关,尤其是Cybertruck量产和FSD自动驾驶进展成为近期关键变量。
SpaceX作为马斯克私人控股的航天巨头,最新估值已突破1500亿美元,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。其星链(Starlink)业务与重型火箭技术构成双轮驱动,2023年实现罕见盈利后,市场对其IPO预期持续升温。值得注意的是,SpaceX估值在五年内增长近10倍,反映出商业航天赛道的爆发潜力。
相比之下,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和隧道挖掘企业The Boring Company仍处于估值爬坡阶段。Neuralink在获得FDA人体实验批准后估值接近50亿美元,而The Boring Company凭借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环线等项目,估值站上70亿美元关口。这两家企业的技术商业化进程,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值跃升的关键。
马斯克帝国的市值版图呈现鲜明特征:上市公司受资本市场情绪驱动明显,而私人公司估值更依赖技术突破。X平台(原Twitter)的私有化案例则凸显其资本运作的独特性——440亿美元收购价当前已被部分分析师认为存在溢价,但社交媒体的战略价值难以用短期财务指标衡量。未来随着火星殖民、人工智能等项目的推进,马斯克系公司的市值叙事或将改写全球科技产业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