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特斯拉CEO埃隆·马斯克被曝进军生鲜行业,其名下公司悄然注册“马斯克农场”商标,计划通过垂直农业技术种植有机蔬菜。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,有人调侃“从火星种菜到地球卖菜”,也有人质疑这是否又是马斯克的营销噱头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该项目将采用特斯拉太阳能供电系统驱动的人工光植物工厂,结合SpaceX的航天级环境控制技术,实现蔬菜全年无间断生产。首批试点产品包括火箭生菜、特斯拉番茄等命名极具“马斯克风格”的品类,包装上甚至印有“零碳排放”认证标志。
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马斯克此举可能意在构建闭环生态:用新能源种植农产品,再通过旗下隧道物流公司Boring Company实现配送。这种“从能源到餐桌”的全链条控制,与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逻辑高度一致。
不过农业专家提醒,室内种植虽能规避气候风险,但初期投入成本极高。目前美国垂直农场平均每磅生菜生产成本高达3美元,是传统农业的4倍。马斯克能否用科技手段突破成本瓶颈,将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不是科技巨头首次涉足农业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投资过室内农场Plenty,谷歌则扶持过AI种植项目。但像马斯克这样亲自下场操盘,并将个人IP直接注入农产品品牌的案例尚属首次。
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尚未公布细节,但社交媒体上已出现两极讨论。支持者认为这是“未来农业的样板”,反对者则嘲讽“花20美元买棵生菜不如去火星”。这场科技与农业的碰撞,或将重新定义人们对食物生产的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