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旗下公司注册“弱势小企业”引争议

马斯克旗下公司注册“弱势小企业”引争议

近日,特斯拉与SpaceX创始人埃隆·马斯克(Elon Musk)被曝将其名下某公司注册为“弱势小企业”(Disadvantaged Small Business),这一操作迅速引发舆论哗然。公开资料显示,该标签通常用于扶持少数族裔、女性或退伍军人主导的初创企业,而马斯克作为全球顶级富豪的身份与此形成鲜明反差。

法律文件显示,注册主体为马斯克控制的某卫星通信子公司。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(SBA)规定,企业年收入需低于特定阈值且所有者需符合社会弱势群体标准。尽管马斯克本人不符合常规弱势群体定义,但律师推测其可能通过股权结构或子公司独立运营资质完成申请。

批评者指出,此举涉嫌滥用政策红利。民主党议员凯蒂·波特公开质疑:“市值万亿的企业集团竟伪装成‘弱势’?这完全背离了政策初衷。”而支持者认为,航天领域初创公司普遍面临高门槛,符合“经济弱势”标准。目前SBA已启动对该注册的合规性审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科技巨头首次钻营政策空子。2021年亚马逊曾被曝通过拆分合同获取小企业优先投标资格。分析人士警告,若放任此类行为,将挤压真正弱势企业的生存空间。马斯克尚未回应争议,但其过往“规则突破者”形象再次成为焦点。

事件后续发展可能影响美国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修订。国会两党已有议员提议增设资产审查条款,防止大企业通过子公司套利。这场“富豪扮弱势”的闹剧,正演变为一场关于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性的辩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