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埃隆·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持续推进“星链”(Starlink)项目,旨在通过低地球轨道卫星群为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。截至2023年,星链已发射超过4000颗卫星,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,用户规模突破百万。这一进展标志着卫星互联网技术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
SpaceX通过“猎鹰9号”火箭高频次发射星链卫星,并采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降低成本。最新一代卫星(V2 Mini)提升了带宽与信号强度,单颗卫星容量达早期型号的4倍。此外,星链还测试了与移动设备的直连通信技术,未来或彻底解决偏远地区通信难题。
然而,星链计划也面临挑战。天文学家担忧卫星反光可能干扰天文观测,SpaceX为此尝试了“暗星”涂层等缓解措施。国际电信联盟(ITU)则对轨道资源分配提出质疑,要求SpaceX与其他国家协调频谱使用。此外,地面终端设备成本(约599美元)仍是普及障碍之一。
展望未来,SpaceX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1.2万颗卫星的部署,并申请追加3万颗卫星的轨道许可。若实现,星链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通信基础设施。与此同时,亚马逊“柯伊伯计划”等竞争对手的入局,或将加速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的技术迭代与价格竞争。
星链的终极目标是为火星殖民提供通信支持,这与马斯克的“多星球物种”愿景紧密相连。尽管争议犹存,星链已在重塑全球互联网格局,其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的探索,或将为人类连接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。